竹炭的八大功能:
1.吸收有害化學物質,利用微生物使其無毒化達到抑菌效果。
2.縮小水分子、釋放天然礦物質、淨化水質。
3.淨化空氣、消除異味、吸附塵螨抗菌脫臭。
4.調節溼度、驅除白蟻、最天然的除濕、除臭劑。
5.釋放遠紅外線促進循環。
6.產生負離子抗氧化、改善空氣品質。
7.阻隔電磁波益健康。
8.還原、防腐、保鮮作用。
竹炭的種類:
1.高溫炭:高溫炭的燒製溫度通常是在900~1300°C之間,它的特點是具有金屬光澤,比表面積比中、低溫炭大,遠紅外線強,導電性很好,而且因燒製的方法通常是土窯法 (包括黑炭窯和白炭窯),是採取物質整體炭化的工藝,密度較大。通常高溫炭用做電子產品的晶片填充料或者導電體等;亦用做耐磨的日用品功能成分,比如利用它的遠紅外線功能做成床墊、坐墊、衣物紡織類等;在科技日益精進的新時代,在炭纖維的開發和製造方面派上了很多用場,如航空器、高級轎車的炭纖維板、輕質抗輻射填充紡織材料等。
2.中溫炭:中溫炭的燒製溫度在600~900°C之間,它的物理性質介於高溫 炭和低溫炭之間,是一種半導體材料 (作為電子產品的原材料必須經過加工)。中溫炭的用途很廣泛,不同用途的炭質製作方法不同,但是,其中要求的比較嚴格的是固定炭含量、灰份、揮發份...等。中溫炭比較常見的是用來做油墨、耐磨塑膠部件的填充料等。
3.低溫炭:低溫炭燒製溫度在400~600°C之間,它的密度相對高、中溫炭而言較小,孔容積較大,吸附性較好,不導電,滿載雜質量大,是較好的淨水、吸味、除臭、調濕 (雙向) 的物料。經過行業的多年研究和開發,已開發出農業用炭、醫藥用炭、日常生活用炭、工業用炭、高質活性炭原料...等。
竹炭與木炭的比較
木炭
作為燃料之使用已有三十萬年的歷史,在中國,漢朝的馬王堆古墓利用木炭吸濕和防腐的特性完整的保存了兩千多年,一千年前,日本已利用木炭鋪設於井底,作為濾水和除臭之用。近一、二十年來,木炭與竹炭特有的功能在環境保護、飲食居住、健康美容與農林漁牧產業等各方面相繼開發出新的用途,尤其在生活方面已有多種產品問世,對生活在二十一世紀都市叢林中的現代人可提供相當大的幫助。
竹炭
是伐採後的竹材經煙薰、氣乾後,以1000℃ 度以上的高溫窯炭化燒製成的產品。竹炭正式在日本燒製及發展已十餘年,由於它的吸附力是備長炭的六倍,礦物質含量是備長炭的三倍,廣受日本大眾喜愛,因而又有「黑鑽石」之稱。
竹炭與木炭兩者的組織與功能性不同:
1.組織不同:竹,莖中空有節,因為維管束組織中沒有形成層,所以竹材不會變粗,但會由節間向上生長,據研究結果生長最快者一天可長高120公分。竹子外側組織較緻密,經高溫炭化及活化處理後,竹炭的比表面積〈BET〉值大幅增加,約為木炭之六倍,對揮發性有機溶劑氣體〈VOCs〉之吸附能力較強
2.功能性不同:木炭的含碳率可達約87-93%以上,所以可當作良好的燃料;竹炭的含碳率約為75-86%,比較不適合當成燃料型炭材,但竹材經活化處理後可得到較好之吸附、過濾、遠紅外線及阻隔電磁波的功能。
竹炭與備長炭(木炭)差異比較表
「與備長炭比較」竹炭的優點如下:
土窯竹炭與機械窯竹炭的比較:
「與機械窯竹炭比較」土窯竹炭的優勢如下:
竹子經由高溫1000度以上的窯燒炭化技術,會產生導電性